▲会议现场。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5G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有机整体,有效解决万物互联的技术难题,在建设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5G+智慧消防、5G+智慧楼宇、5G+智慧排水、5G+智慧道路、5G+轨道交通、5G+智慧综合管廊、5G+智慧工地等。
培训会上,专家分享了5G在工程项目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运维、智慧消防等方面的实践案例和经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5G to B行业总监赵志高介绍,5G技术已经运用于许多城市地铁运营中,产生了智能巡检机器人、远程辅助无人驾驶、障碍物检测等创新业务。比如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就运用了5G技术,实现了5G专网覆盖,较好地满足乘客上网体验。
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智慧云数据中心主任邹恒表示,5G改变了桥梁健康监测的数据传输方式,提高了工程使用便捷度。“目前沙坪坝区已有32座桥梁监测使用了5G技术。通过一系列优化方式,5G在桥梁监测方面的整体使用费用不低于传统的有线宽带,属于可接受范围,值得进一步推广。”
培训会上,中国铁塔重庆市分公司技术支撑中心总经理蒋波解读了由市住房城建委和市通信管理局组织编制的《建设工程配建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技术标准》(简称《标准》)。《标准》就通信机房设计,支撑设施设计,通信管线、电源设计,防雷、接地及消防设计,工程施工与验收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旨在为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保障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已于去年10月施行。比如,《技术标准》要求,建设工程在规划报建、施工图设计时,建设方应及时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沟通,建设工程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相关要求。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安全等级、耐火等级、环境类别等应与主体建筑物相同,且设置在结构安全等级和耐火等级均不低于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标准设防类的主体建筑物上。